杭州列举网 > 教育培训 > 家教 > 下城补习班新老师解析杭州中考和高考作文
杭州
[切换城市]

下城补习班新老师解析杭州中考和高考作文

更新时间:2016-03-20 14:03:09 浏览次数:70次
区域: 杭州 > 江干 > 四季青
类别:初中家教
科目:全科
方式:辅导班
地址:新塘路65号元华旺座A座1701室
语文阅读答题技巧(精华版)
语文答题的小技巧
(一)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:
1、文首:开篇点题;渲染气氛(记叙文、小说);埋下伏笔(记叙文、小说);设置悬念(小说);为下文作辅垫;总领下文;
2、文中:承上启下;总领下文;总结上文;
3、文末:点明中心(记叙文、小说);深化主题(记叙文、小说);照应开头(议论文、记叙文、小说)
(二) 修辞手法的作用:(1)它本身的作用;(2)结合上下文。
1、比喻、拟人:生动形象;
答题格式:生动形象地写出了+对象+特性。
2、排比:有气势、加强语气、一气呵成等;
答题格式:强调了+对象+特性
3、设问: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;
答题格式:引起读者对+对象+特性的注意和思考
4、对比:强调了……突出了……
5、反复:强调了……加强语气
6、反问:强调,加强语气等;
(四)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?为什么?  
动词:不行。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…事物的…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(符合实际情况,具有科学性)
形容词:不行。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……事物的……特征
副词:如(如:都,大都,非常,只有等):不行。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……的情况(表程度,表限制,表时间,表范围等),换了后就变成……,显得太化,与事实不符。用了“XX”词,准确地说明了……,符合实际情况,留有余地,具有科学性。      
语文答题公式及常见修辞方法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一﹑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。
1﹑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。
2﹑公式:
①比喻:……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描写了……,表现了作者对……的感情,形象生动。
②拟人:……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,将……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,表现了作者对……的感情,十分形象,生动(或栩栩如生,逼真)。
③夸张:……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,描写了……,表达了作者……的情感,联想奇特,富于形象感。
④反问:……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,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……的感情表达出来,语气更强烈,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。
⑤排比:……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,描写了……的情景,集中地表达了作者……的感情,节奏明快,增强了语言的气势。
⑥对偶:……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,描写了……,抒发了作者对……的感情,节奏明快,富于音乐美。
二、插叙的作用。
1、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。
2、公式: ……采用了插叙的写法,既对文章……的内容加以补充,又突出了文章的……的主题(或丰富了主人公……的性格)。
三、归纳文章的中心。
公式:①写人为主:记叙了……赞扬了……表达了……
    ②记事为主:记叙了……(批评了)歌颂了……表现了……
③写景状物:采用了……手法,借助……描写,赞扬了……抒发了……
④游记:描写了……表达了……感情
⑤议论文:文章论述了……阐明了……
四、记叙的要素的作用。
公式:①时间:以……的时间为序(或线索)来写,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。
②地点:以……的转换为序来写,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。
③事件:以……的事件来写,突出人物形象,使人物有血有肉,丰富鲜明。 ④人物:以……的活动来写,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。
五、描写手法的作用。
1、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。
2、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:
①外貌(肖像)描写的主要作用: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
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:表露人物感情,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
③动作(细节)描写作用: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,可使人物具有活力,栩栩如生
④心理(神态)描写的主要作用: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,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,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
3、公式:
外貌:描写了……的样子,表现了……
语言:……的语言,生动、传神地展示了……内心,表现了……
动作:用运……的词语,生动、准确地刻画了……
心理:……等词语写出了……,表现了……
六、环境描写的作用。
1、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。
2、公式:①…的景物描写,写出了……的景色(或环境),烘托了人物……的性格和品质。
②…的景物描写,结合人物心理活动,表现人物……的性格和精神。
③…的景物描写,反映了……的情景,为全文定下了……的感情基调。
七、仿写句子。
公式:①数清例句的字数。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(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)。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。
八、、称谓变化。
公式: 1、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。2、采用人称,真实可信;第二人称,亲切自然;第三人称,可以多角度描写,不受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3、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完---------------------
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,把事物的形状、性质、特征、成因、关系、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。这种被解说的对象,有的是实体的事物,如山川、江河、花草、树木、建筑、器物等;有的是抽象的道理,如思想、意识、修养、观点、概念、原理、技术等。

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,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(象征体),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、思想和情感。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,含蓄深刻。
杭州家教相关信息
2月20日 刷新
英语1对1全国线上辅导
余杭-余杭周边
2023-06-04 刷新
注册时间:2016年03月10日
UID:274885
---------- 认证信息 ----------

查看用户主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