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我们继续浸淫在单打独斗的思维框架内,哪怕再勤奋、再聪明,终有一天,你会发现“猛虎”斗不过“群狼”,“单打”敌不过“群殴”,而当你再找朋友时,有点实力的朋友都和别人去混了,有点姿色的都嫁给别人了。那时候只有一种感慨,叫作后悔莫及。
何谓联盟?
“说白了,就是打群架,就是大家抱在一起抢人、抢钱、抢地盘的竞争模式。”
市面上的联盟具有如下鲜明特征:
1
同业排他:
有你没我,有我没他,这是基本的江湖规矩,也就是说基本上是异业合作,同业也有合作的,往往是针对共同的对手或威胁,但往往不持久,不在本文论述之内。
2
门当户对:
品牌档次、品牌影响力、商家实力匹配等是联盟成员考察的核心项目。还有一个隐形但至关重要的指标,就是商家的理念、为人、性格,如果不合,一切都免谈。
3
共同投入:
一同做推广、一同做活动……它大的意义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,原来任何一家都不敢想的大活动,成为现实。比如100万元推广投入的活动,没几个商家敢赌上一把,但现在依靠联盟的力量,十多个商家,摊到每个老板头上也就不足10万元。
4
资源共享:
围绕某一次活动,场地、人员、车辆、媒介等诸多资源全面实现共享,让资源呈几何倍数增长。以每个联盟商家10家店计算,10个联盟成员,就是100家店、每家店组织10名顾客参加活动,1000名顾客在同一个场地了解你的产品,会是什么效果?可想而知。
原来是“一个老板+几个骨干”想事情,现在是“十个聪明的脑袋+几十个精英”一起谋划,我的脑袋是你的脑袋,你的脑袋是我的脑袋,无限种可能性向你敞开。
当然也有不乐观的一面,特别是协作纠纷问题,这也就导致大部分现有联盟的成员变动性较大,进进出出是常态。
也正因此,联盟的实际运营一般需要第三方来组织,从而诞生了以此为商业模式的组织或个人。
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在拓展。
联盟的形式正在从“临时松散”的合作向“组织严密”的联姻转变,以期实现常态化;
甚至从“邦联”向“联邦”升级,比如成立联营公司,彻底实现利益的捆绑,当然还有一种形式,就是联合成立投资公司,商业模式就彻底发生变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