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恒高一对一告诉家长这样奖励孩子效果更好
(杭州恒高一对一)
很多家长用金钱鼓励孩子读书、劳动,孩子在一段时间里,确实焕然一新,严格约束自己,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。但用物质奖励孩子,这种做法长期下来的危害,你知道吗?
一个好学的孩子,很有可能就在金钱的奖励中被毁了
很多家长用金钱刺激孩子读书、劳动,孩子在一段时间里,确实焕然一新,严格约束自己,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。但教育真的那么简单吗?一个好学的孩子,很有可能就在金钱的奖励中被毁了。
教育本来就是多彩的,鲜艳的,湿润的,水灵的,幸福的,完整的,魅惑的。出生以来,哪个孩子头脑里没有十万个为什么?哪个孩子不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好奇?探究知识,追求道理,本来就是孩子莫大的欲望,无限的兴趣,天然就有巨大的内驱力。
可是什么时候,老师用成绩、名次、三好生、奖状来激励孩子努力,家长则用旅游、玩具、花花绿绿的票子来刺激孩子。殊不知我们是用一些可怜的外在动机,压抑了孩子内在的求知欲望。
一旦孩子不再为兴趣而学习,不再为求知而努力,只是为一些所谓的外在功利而奋斗,有一天,当他们感到外在的奖励不值得他们为之奋斗时,动机就没有了。孩子们就会停止下来,并且远远地躲开。
鼓励孩子做家务不要和金钱扯上关系
生活中,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做家务,这是没有问题的,一旦和金钱扯上关系,问题就大了。有的家长甚至把做什么家务获得什么报酬明码标价。比如洗碗2块、晾衣服3块、拖地5块等等。
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,为什么要用金钱把快乐的劳动变成一种交易?孩子如果没有对家庭付出过汗水和劳动,他就不知道珍惜家庭,也不会懂得疼爱父母和获得感恩之心。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,没有经过努力而得来的东西也是没有意义的,或者是无价值的。
当孩子的劳动,不是因为“我要为家庭尽责任”的内在动机而驱动,而是受“帮父母干活就可以得到钱”这样的外在动机来驱使。结局可想而知:一旦父母不给孩子钱,孩子就失去了干活的驱动力,或者当父母的奖金不能对孩子产生吸引力的时候,孩子就会拒绝劳动,而且振振有词,不会有丝毫的愧疚。
奖励孩子的四个原则
总之,在奖励孩子的劳动上,我的观点是:
首先,保护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,增强孩子学习的内驱力,引导孩子从学习中获得大快乐。
其次,要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,让孩子因为好奇而学习,因为想学习而学习。告诉孩子,学习是他与生俱来的一种权利。任何人不能剥夺,让孩子捍卫他自己的这个权利。
再次,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劳动,唯有付出汗水,孩子才能学会珍惜和爱,才能热爱家和感恩父母。爱也是需要学习的。
后,要不要奖励孩子呢?我看还是要的。但要区别对待。坚决不奖励孩子喜欢做的事情,而要奖励孩子改正了不良习惯。但一定要换一种精神奖励的方式,或者奖励孩子一本书,或者带孩子看一场电影等。这本书或者这场电影将打上烙印,将成为你孩子生命中难忘的盛典。
奖励方式是什么?
儿子启元取得好成绩的时候,我们的奖励方式很特别,就是一家人看一场电影。孩子非常享受一家人看电影的快乐。而且,还有一个无所不知的电影讲解员。
但这依然不是方式。那么,奖励方式是什么?
让孩子成为好孩子就是大的奖励!
为什么不能奖励美好的事情呢?因为美好的事情本身就是无价的,孩子在做美好事情的过程中,他本身就能获得快乐,就能拥有精神优越,这种快乐和优越比所谓的物质要多得多,一旦换算成物质,反而抑制了人做美好事情的道德冲动。
有一年,俄国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。他十岁的儿子跟着妈妈去看望爸爸,儿子在爸爸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,不久,就跟着妈妈回俄国去了。
春天,儿子种的花开了。高尔基看着窗子下面怒放的鲜花,心里很高兴,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,意思是这样的:
孩子,你走了,可是你栽的花留下来了。我望着它们,心里想,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——鲜花。
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,什么时候,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,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!那时候,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。要知道:“给”永远比“拿”愉快。
对,“给”永远比“拿”愉快。有时候,真的无需对孩子进行奖励,做一个好孩子本身就有大的快乐。
(杭州恒高一对一)
江干寒假中考补习恒高一对一这样奖励孩子更好
杭州中小学辅导班相关信息
2天前
11月19日
10月31日
7月18日
7月12日
7月6日
7月3日
6月29日
6月22日
6月11日